- 五年内,中国各个大中城市,将有上亿违建居民被赶出家园。
- 五年后,中国所有城市居民必须置于“土地财政+房产税”双镰刀收割之下,不允许再有任何例外。
- - 2022年10月
很多人海外分析人士脱离中国太久,完全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在一线城市立足的,为什么年轻人不买房反而可以更舒适的生活?
首先明确一个事实:全国超过1亿人其实是居住在违建里。广义上的违建包括各种小产权房、城中村非宅用地上盖的各种公寓楼。如果更加严格一点判定,即使是合法的村民宅基地,只要盖超过4层,也可以算违建。
以深圳为例,超过半数人口住的其实是违建小区,租金相对便宜。因为建筑脚下的土地是城中村集体用地,没向土地财政输送一分钱。
具体的价格是多少呢?以笔者自身经历为例:
2017年,笔者就在北京某互联网企业上班。首先强调一点:笔者喜欢自己住,不喜欢合租。在笔者工作单位附近的小区,如果想整租个小区单间自己住,要7000+/月,也就是传说中的天价房了。在北京郊区的小区,要3000+/月,而在北京郊区的城中村公寓楼,只要600元/月。你没看错,600元一月。虽然房间小了一点,但也是独立卫生间,夏天有空调、冬天有供暖,能做饭、能洗澡。也有网,网络一般是二线运营商提供。其实刚入住时房租只要500元/月,2017年才涨到600。笔者就在这里居住了数年,住的不知有多开心。
笔者的邻居,有各种行业的打工人、有带着孩子小夫妻、有外卖员快递员、有做生意的小老板,甚至有人把老人接来一起住,住不下就另租一间房。
虽然是租房,虽然房屋面积不大。但是大家也都是把这里当家的!多年居住,添置了大量家具。包括电脑、电视、洗衣机、冰箱、桌子柜子等等。也积攒了大量不舍得扔的“生活破烂”,这些都为日后的被迫搬家增加了很多麻烦。
没错,这就是一线城市,新一代外来人口普遍生存状态!伴随着房价和收入彻底脱节,买房早已不是结婚生子的刚需,而是某种“天方夜谭”般的谈资。
外来小夫妻租住廉价公寓,在这大北京,甚至出现很多女方不用上班,全职带孩子的现象,整天晒太阳遛狗。活得悠哉游哉~本来也没有当房奴的条件。何必累死累活当房奴?
对于收入相对较高的公寓租客,房租低了,省下的钱可以做很多事。很多人甚至成为有车一族,甚至拥有京牌。几乎所有违建公寓面临停车地点紧张的问题。小轿车从城中村狭小的马路缓慢驶过,几乎是城中村的常态。
2017年末,对于很多北京外来人口,这样轻松惬意的生活成为了历史。
2017年,清退城中村非宅用地公寓楼的行动开始进行。本来这项工作是按部就班逐个城中村推进的。2017年末的某一天,笔者所在的公寓大门口突然贴出告示,说房屋有消防隐患,断水断电,限期搬走!当时笔者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还真以为和什么消防隐患有关。于是笔者就近换了一个公寓,从找房,到打扫新家、收拾东西、搬家具电器、陆陆续续忙了一个星期,总算在新家安顿了下来。刚刚住了几天,这个时候---
---那场大兴火灾发生。清退公寓的行动,由之前按部就班的缓慢推进,变成了短时间内运动式推进!半个月之内,北京几乎所有违建公寓都被贴了告示:断水断电,限期搬走。也就是大家熟知那一幕:寒冬腊月,几十万人被赶出家园。
毫无例外的,笔者第二次遭到了清退。又是一纸告示、又是断水断电、又说什么消防隐患。
很多人和笔者一样,在短短半个月之内,连续遭到清退,不只搬了一次家。很多人懵逼了,开始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打听:这个村清不清退、那个村清不清退,什么样的房子才不会被清退??。。
笔者也懵逼了,为了弄清这到底是咋回事,究竟搬到哪里才算安全?笔者四下打听,上网查阅各种资料,了解国家的土地政策。
感谢这段经历,让笔者彻底了解了北京乃至全国城市居民的住房结构。
以北京为例,作为外来打工人员,基本有如下四种租房选择:
1.标准小区。法理上:合法建筑。脚下土地:标准住宅供地,租金包含土地财政价值,“间接”为土地财政做出贡献。
租金:市中心,笔者工作单位附近,2017年之前,7000+/月。2017年之后,涨到8000+/月。虽然笔者租得起,但若真住这里的话,大半工资也就交了房租了。
租金:市郊,笔者长期居住的一带,2017年之前,3000+/月,2017年之后,涨到4000+/月。
支付方式:押一付三。外加一个月房租的中介费。
2.小产权小区。法理上:违建。 脚下土地:村集体用地,租金不包含土地财政价值。
租金:介于标准小区和城中村之间。
北京的小产权小区,基本躲过2017年末这波清退。也就是说,北京成规模的小产权小区目前是保全的状态。但根据本文的分析,未来肯定躲不过全国范围内的拆违行动。
3.城中村公寓楼。法理上:违建。脚下土地:城中村非宅用地(包括工业大院、养殖基地等)。租金不含土地财政价值。
租金:2017年之前,500800元/月。2017年之后,无。
支付方式:押一付一。冬季供暖:房东自己烧。供暖费:8001000左右。
在2017年之前,北京几十个大型城中村的非宅用地上,都盖满了公寓楼,由于不像宅基地受到占地空间等许多限制,这些公寓楼相对盖的相对宽敞舒适。而且租金低廉。很多盖的稍晚的公寓楼直接是精装修、直接配备了空调+热水器。2017年之前,这些便宜舒适的公寓楼,就像一个温馨港湾,容纳了几十万北漂。
2017年末,短短半个月内,这些便宜舒适的公寓被清除殆尽。一年后再前往这些地点,看到的是一片死寂。要么是空荡荡的待拆楼、要么是空地、要么是停车场、要么是绿化带。记忆中车水马龙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。
寒冬腊月把几十万人赶到大街上,不要质问这样做的合法性。从法理上讲:违法的其实是被赶到大街上的人,人家只是在执法而已。
4.城中村宅基地自建房。法理上:基本合法。脚下土地:村民宅基地,租金不含土地财政价值。
租金:2017年之前,500800/月。2017年之后,1500左右/月。也就是城中村还允许住人的地方,租金直线上涨了1000元。至此,北京的百元房租成为了历史。
支付方式:押一付一。冬季供暖:房东自己烧。2021年起陆续改为集中供暖,按面积收费。
无关小插曲:也是在2017年末,为了空气质量,北京突然搞了个禁止烧煤的政策。房东只能勉强在夜晚偷偷烧,很多人在寒冷中度过冬天。后来因为天然气实在不够,寒冷最终波及到了正规小区,最终北京紧急重启燃煤机组。
以笔者四处找房时的观察,这些宅基地自建房,虽然是合法建筑,但质量和舒适度上,普遍不如非宅用地上盖的违建公寓。
关于宅基地,还有一个自2017年末以来,并未被严格执行的“清退”政策:宅基地四层及以上禁止对外出租。
这个政策脱胎于以下两个法理依据:
(1).上面提到过,宅基地最多只能盖三层半。如果较真的话,盖四层以上已经可以算违建范畴。
(2).根据消防法规,四层以上的公寓,必须有三个楼梯口。很显然,大部分宅基地自建房只有一个。
相关小插曲:2018年,天通苑一房东,将房屋托付给中介出租。结果在短短时间内,房租被三次抬价,原定7500元/月的房子被抬上了10800元/月成交,直接惊呆了房东,并上了新闻。当时有关部门和主流舆论都把“推高房租”的锅甩在中介上。但是笔者对这一切的原因是非常了解的!这事儿,中介最多担30%的锅。在天通苑隔壁,就有两个巨型城中村:东三旗村、半截塔村,这两个村一直在忽紧忽松的执行“四层以上禁止出租”的政策,对租房市场形成了巨大“非市场因素”的扰动,被清退的人短时间内无处容身,只能“挤”向天通苑,这才是天通苑房租剧烈波动的原因。
看到主流舆论声讨中介,看到有关部门“正义凛然”的关爱租房者,笔者感受到的却只有“虚伪”二字。
综上四种,我们可以看出,为什么同样是在大北京,房租可以差出10倍之多?这个关键就在土地财政。那些违建公寓,不需要向土地财政输送价值,租金真就只有几百元,这才是北京房屋本身的价值!这才是房屋该有的租金!那些合法的小区,与违建的高额差价,就是间接支付给了脚下土地,间接为土地财政做出贡献。
土地财政!土地财政!土地财政!正如大家知道的一样,这正是北京和鹤岗房价差出天价的原因,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
最终,笔者搬进了4000+/月的正规小区。习惯了以前几百几百的交房租,这次却要一次拿出两万多元,笔者深深的感觉到了什么是肉疼。
又是好几天忙碌的搬家,终于,彻底安稳了下来。在这搬家的时间里,笔者在北京城中村见到了前所未见的壮观景象:家家户户忙搬家,大卡车、小面包、搬家车一辆辆,挤满本就拥挤的城中村公路。往日的邻居们,陆陆续续拉着行李箱消失在人海里。
之后的一个多月里,笔者经常做噩梦,梦中还在手忙脚乱的找房、搬家、打包物件、收拾屋子。。半夜惊醒,望着天花板,长舒一口气。望着小区里的月光,笔者在心中反复默念:自己已经搬进了正规小区,“间接”为地财政做出了贡献,不会再被驱赶了,希望自己能做个轻松的好梦。
土地财政是收割国民财富的一把镰刀。而房产税,几乎是“功能重叠”的另一把镰刀。
法理上属于违建的,除了上面重点讲的廉价公寓,还有小产权房。这些小产权房,是房产税推行的最大障碍!
本来小产权房就不限购、不限外(本来就不合法,也就不存在限购限外一说)。结果未来连房产税都不收,那样小产权的优势也太大了。
小产权房、廉价公寓,这些违建,就像一个口子,一个可以躲开“土地财政+房产税”双镰刀收割的口子。本来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买房,这个口子已经很大了,如果在加上房产税,这个口子恐怕越来越大。买房的人只会越来越少,土地财政将面临崩塌。唯一的可行性,就是把这个口子彻底堵死!